2006年2月6日 星期一

[Movie]Match Point(2006)

Directed by
Woody Allen
Writing credits(WGA)
Woody Allen (written by)
Genre: Drama / Romance / Thriller (more)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Jonathan Rhys-Meyers .... Chris Wilton (as Jonathan Rhys Meyers)
Alexander Armstrong .... Mr. Townsend
Paul Kaye .... Estate Agent
Matthew Goode .... Tom Hewett
Brian Cox .... Alec Hewett
Penelope Wilton .... Eleanor Hewett
Emily Mortimer .... Chloe Hewett Wilton
Janis Kelly .... 'La Traviata' Performer
Alan Oke .... 'La Traviata' Performer
Mark Gatiss .... Ping-Pong Player
Scarlett Johansson .... Nola Rice
Philip Mansfield .... Waiter
Simon Kunz .... Rod Carver
Geoffrey Streatfield .... Alan Sinclair
Mary Hegarty .... 'Rigoletto' Performer

Plot Outline From IMDB:
Chris Wilton is a former tennis pro, looking to find work as an instructor. He meets Tom Hewett, a well-off pretty boy. Tom's sister Chloe falls in love with Chris but Chris has his eyes on Tom's fiancée, the luscious Nola. Both Chris and Nola know it's wrong but what could be more right than love? Chris tries to juggle both women but at some point, he must choose between them...

POST不負責任簡介:

Chris Wilton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網球教練,一些同期打球的朋友都已經在職業球場上打滾,但他還是做著私人教練。也許這可以看出他的個性,正如同他跟俱樂部經理面試時說的一般『我沒去打職業賽,不代表我沒有具備跟阿格西一樣的實力,只是那要真的很想去做』。

來到了London這個高消費的花花世界,雖然有工作,但可以感受得出他連租個棲身的地方都顯得有些吃力。但對於物質生活的不滿足,讓他積極的向上爬,除了附庸風雅的看著藝術和音樂。更重要的是就像導演一開始點名的一般,他很幸運的認識了Tom Hewett,更進而進到了所謂的『上流社會』。
頻繁的歌劇饗宴、皇宮一般的郊區別墅、私人俱樂部裡的雪加和高級陳釀,徹底的吸引著這個沒有特定目標的年輕人。初進大觀園的Chris憑著機智和個人魅力,深深的吸引著Hewett家的小公主Chloe,看著女兒滿心的歡喜,家裡的兩個長輩更是歡天喜地的忙著幫這個『有為青年』安排生活的目標和一步步滿足著他在物質生活上的渴望。

物質上卻不能夠完整的滿足Chris心裡的缺憾,也許從沒有想過要什麼的他,在有機會以後成為什麼都想要的『機會主意者』。除了Hewett家的產業之外,他的主意也打到了Tom Hewett的未婚妻Nola身上。

然而老天爺也確實眷顧著這個『幸運小子』。享受著妻子所帶來富裕而滿足的物質生活,同時間也享有著肉慾的貪婪。整個故事就在這樣的鋪陳下一步步的展開。看的同時一方面驚訝的感受著編劇Woody Allen巧妙著揉捏著觀眾們的期待,另一方面也不由自主的期待著也許哪天自己有幸能晉身電影中那個讓人炫目的所謂『上流社會』。




感想:

是不是都市人都特別的悲傷?

最近這段時間,遇上農曆春節,再加上考試身上所剩的精力實在不多,然而也更是沒有精神可以寫些什麼東西,腦袋近乎枯竭。春節期間大家的拜年活動,再加上考完試後的無所事事,電影成為我上個禮拜很重要的消遣(這週雖然開始上課,但還是去看了電影)。在這個離家很遠的大城市裡,『電影』似乎成為了我生活很重要的消遣跟寄託。

在看過『Brokeback Mountain』、『Munich』甚至於是金凱瑞的『Fun with Dick and Jane』而這部『Match Point』似乎最符合我現在的心境。想到生活在都市的生活,第一個直覺就想到『冷』和『現實的殘酷』,在這部電影裡,Woddy Allen很精彩的描繪出了這個大城市共有的特徵。最秘密的事卻只能跟最不親近的朋友訴說、對最喜愛的人卻要做出最殘酷的事,還有就是永遠滿足不完的物質慾望。

為什麼說都市人特別的悲傷?也許是因為看慣了這些,早就習以為常甚至於每天經歷而無動於衷。看著這個只有讓『命運』來決定的血腥世界,卻沒有一點改變它的能力,也許這就是都市人的無奈,又或說是都市人的期待,就好像劇中最後舅舅對小朋友的期望『我不希望他能成為多偉大,只希望他能很好運』。再看完電影以後,誰不是這樣覺得呢?而都市人的悲傷來自何處?我覺得是對現實的無奈和孤獨吧。

成就所帶給都市人的到底應該算是好還是壞。在出國前在與大學同學的聚會中,隱約聽到同學聚會中所傳出的『工作』和『薪水』的比較,也許不能算是在較量,但我想這帶給人的壓力是難免的。就算是我自己也無可避免的問著君祺在紐約生活的『現實問題』。就連平常什麼都無所謂的yt,也不願意對自己的生活多說什麼。可能這就算是我們這個年紀追求生活的都市人最大的悲傷吧。

已經就快要忘記了大學畢業都多久了,幾年的工作下來,對我而言最焦慮的時間還是要屬沒有工作而等待唸書申請學校的時間,每一個家人的關心like:考試什麼時候考啦?申請哪些學校啦?....都讓我感受到無比的壓力,這是家人最直接的關心,是最真切但也是我生活中最大最大的壓力來源。沒有確定的目標、也沒有特別需要做的事,每天除了唸書之外,就是在學校到處晃晃看看朋友。我真的想說,那是這輩子最焦慮不過的生活。

幸運的這樣的生活已經離我而去,但在逍遙的學生生活結束後,是不是又要繼續面對呢?唉~看來是免不了,也許等哪天大家都老了,都過了這個汲汲營營的年紀了,才能停下來對自己所經歷的人生侃侃而談吧。不曉得看到這邊大家是不是都準備好了面對身為都市人最無奈的競爭?至少我是沒有準備好,也不覺得我會有機會準備好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