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機器的界線到底在哪裡?
最近對日本的動畫感興趣的我引發了一連串的感想..現實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人的寵物過著比人還奢華的生活(像蔡依婷的Cozy似乎還有件Channel的披風)很多時候人對另外一個人的關心常常不如自己身邊的『東西』,似乎是這些東西有了『生命』,更精確的來說應該是有了跟人一般的『靈魂』。儒家說人有親疏,把這些人身邊所愛好的東西轉化為靈魂確實也不是說不通的。但是把這些擬人的東西(未經證實)與真實的靈魂來作比較,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
電腦AI的發展,一直是這些時候各方所討論的焦點,從好萊塢的影片以及市面上的小說出版品..等等,多所以這個為議題發想的。當然各方的焦點不一所著重的目的不同,當然更重要的是,我自己所看到的部分更是少數中的少數(大概也只能從近期熱門的電影中瞭解吧..^^"才疏學淺)。在美、日這些大國的出版品中找些有趣的休閒。去除掉了民族主義的自大成分(美國人喜愛打跑外星人、日本人最愛拯救全世界..),大部分都是專注在當機器的智慧達到了與人接近的臨界點時。(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