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1日 星期四

英國的林志玲

昨天沒什麼睡,結果今天反而睡不著..唉~~
逛著逛著不小心看到這張照片..
之前收集了Postcard卻始終找不到任何的照片..今天終於如願~~
她是Erin O'Connor....在英國沒有林志玲就只好看她摟^^

2006年5月5日 星期五

What do you believe?

The Da Vinci Code
Dan Brown, 30, Apr, 2004

The Last Templar
Raymond Khoury, 6, Mar, 2006

最近剛看完了The Last Templar。再加上去年出國前看過的Da Vinci Code,剛好合成了這兩本這次推薦的新書。在不同作者筆下的不同故事。相類似的宗教祕密,同樣的主角組合一個調查探員與一個考古學者,一男一女組合而成的巧妙劇情組合。兩者同樣選在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法國羅浮宮與美國紐約大都會)作為劇情的開頭。出版的先後順序很難讓人不聯想到後者其實程度上有抄襲前者的嫌疑。

雖然嚴格說起來,這兩本小說都有著挑戰幾千年宗教地基的新奇想法,不過對於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描述,似乎都不是太高明。沒有辦法讓人把書中的主角和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聯想在一起,(同樣的人物性格描寫還在閱讀中的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Milan Kundera就顯然高明了太多)。先不管最終宗教的祕密到底是什麼,我想兩本書都想要挑戰每個讀者心中的"What do you believe?"。到底推翻了聖經裡(特別是舊約的一些故事-不曉得有沒有記錯),會不會影響大家對於宗教的信仰?

宗教發展至今,我覺得大致上已經漸漸的脫離了"神蹟“的羈絆了,越來越少宗教尋求這種【超自然】的管道來像民眾顯示自己的能力。我相信這也許就是David Copperfield會在賭城作秀,而宗教團體努力的發起慈善義工活動。宗教的力量漸漸的從神蹟的影響,轉而人類對心靈的依靠。禱告或是向神明的祭拜,再也不是為了渴求發生奇蹟,而是把希望寄託在我們所無法掌握的神身上。那種相信不是為了回報,而是為了讓我們的人生和生活有個值得相信的目標。我想這是我對宗教現今的理解。

這兩個故事,除了用一個大謎題來吸引讀者之外,另外的就是一連串的動作場景和驚奇的發掘之旅。兩者相較之下,我喜歡The Last Templar更勝The Da Vinci Code。也許是因為英文稍稍的進步,讓我能夠比較盡興的閱讀The Last Templar,總覺得它的作者給劇中的人物注入了比較多的生命。在書中,女主角並不是一個世界著名的考古學者,甚至在考古學界,只能稱得上是有入門,而更應該說在這個領域其實並不得志。在這之外,個性上也呈現了一個傻大姊的沒自信風格。而男主角(FBI探員)則是篤信天主教,奉公守法的認真探員。劇情進展中,讀者慢慢的了解到了,大都會博物館慘案所發生的動機,和兇手真正的目的與內心的掙扎。而在追查兇手以及找尋Templar祕密的同時,男女主角同時接受著心裡最深處信仰的挑戰。最後,她們都徹底的改變了,而這正是我最喜歡書中人物的地方。改變,對!就是改變。

這兩本,都是值得推薦好看的書,如果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看看。不過當然多多少少對天主教的故事有些許的認識會比較容易了解。想當初,看到法櫃奇兵的時候,心裡對西方宗教神話故事的嚮往,就值得了我看這兩本書。